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各地

动态

全国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贵州 黑龙江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山东 湖南 湖北 广东 海南 四川 云南 内蒙古 广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西藏 新疆
返回首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讲义 第10讲(8)

时间:2009-06-29 16:49来源: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作者:jzsdu 点击:
  
  六、变更设计制度
  (一)概述
  所谓设计变更,是指自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没计文件、技术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等活动。
施工图的修改权为设计单位及项目设计者所拥有,施工单位技施工图进行施工。未经设计单位及项目设计负责人允许,施工单位无权修改设计。
(二)设计变更的主要原因
1.经过会审后的施工图,在施工过程小,发现施工图仍有差错,与实际情况不符者,
2.因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与施工图的规定不符者;
3.材料、半成品、设备等与原设计要求不符者。
  (三)设计变更的内容、手续及要求
  1.公路工程设汁变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公路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符合公路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2.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
  3,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一般不得再次变更。
  4.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可以向项目法人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设计变更的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应当注明变更理由。
  5.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的施工原则上由原施工单位承担。原施工单位不具备承担设计变更工程的资质等级时,项目法人应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
  6.由于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的过失引起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并造成损失的,有关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费用和相关责任。
  7.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受到采纳,需要对原设计进行修改时,均需用“变更设计申请”向设计单位办理修改手续;
  8,重要工程部位及较大问题的变更必须由建设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三方进行洽商,由设计单位修改,向施工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方为有效;
  9.如果设计工程做较大变更而影响了建设规模和投资标准时,需报请原批准初步设计的主管单位同意后方可修改;
  10.“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单”、“技术联系单”等技术文件,都要有详细的文字记录,一并汇成明细表归入工程档案,将作为施工和竣工结算的依据
  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制度
  1,各工序施工完毕后应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 80/1—2004)进行质量评定,及时填写工序质量评定表,检查项目、实测项目填写齐全、签字手续完备。
2.分部工程完成后及时汇总各工序质量评定表,填写部位质量评定表,计算部位合格率,签字手续完备。
    3.单位工程完成后及时汇总各分部工程量质评定表,填写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由施工主要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印章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监督部门核定质量等级的依据之一。
    4.各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采用所含各单位工程质量评分的加权平均值。即:工程各合同段交工验收结束后,由项目法人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工程质量评分采用各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的加权平均值。即: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程质量评分值大于等于75分的为合格,小于75分的为不合格。
    5.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采取加权平均法计算,其中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权值为0.2,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权值为0.6,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权值为0.2。
    工程质量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0分为优良,小于90分且大于等于75分为合格,75分为不合格。
    6.竣工验收委员会按交通部规定的办法对参建单位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0分且工程质量等级优良的为好,大于等于75分为中,小于75分为差。
    7.竣工验收建设项目综合评分采取加权平均法计算,其中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值为0.7,参建单位工作评价得分权值为0.3(项目法人占0.15,设计、施工、监理各0.05)。
    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0分且工程质量等级优良的为优良,大于等于75分为合格,小75分为不合格。
    8.各合同段交工验收工作所需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整个建设项目竣(交)工,验收期间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所需的费用由项目法人承担。
    八、技术总结制度
    (一)概述
    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工程技术总结,科研课题、“四新”项目的负责人,在课题或项目完成后应及时撰写专题报告和学术论文
    (二)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
    1.简述本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或标段)、建设规模,采用的技术标准,主体结构类型、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艺;开工、竣工日期,变更设计情况,工程质量自检情况(或验收的评定情况)。本工程竣工后对国家和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意义等。
    2.“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情况。
    3.技术创新项目及运用效果。
    4.施工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技术难题的解决实施情况。
    5.施工中存在的技术失误、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6.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进行质量监控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原材料的试验检验方法、配合比、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含油量、密实度、空隙率、间隙率、厚度、温度、平整度等)。
7.推广应用的先进的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以及在质量控制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8.本工程在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体会。
9.本工程实现施工过程“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10.对本工程的“高、新、特、难”项目的分项或分部工程进行专题技术总结
(三)学术活动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撰写与本职工作或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并以此来推动技术进步,人才的培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二级建造师报考指南